查古籍
姚氏婦,產后昏譫汗厥,肌膚浮腫。醫(yī)投補虛、破血、祛祟(痰)、安神之藥,皆不能治。舉家惶怖,轉延孟英診耶。詢之,惡露仍行。曰∶此證病家必以為奇病,其實易愈也。昔金尚陶先生曾治一人,與此相似,載于沈堯夫《女科輯要》中,方用∶石菖蒲 膽星 旋復花 茯苓 橘紅 半夏曲,名“蠲飲六神湯”。凡產后惡露行而昏譫者,多屬痰飲,不可誤投攻補,此湯最著神效。如方服之,良愈。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銀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題唐.孫思邈著。二卷。論眼科諸證甚為明晰,治療也不偏于補瀉寒溫。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姚氏婦,產后昏譫汗厥,肌膚浮腫。醫(yī)投補虛、破血、祛祟(痰)、安神之藥,皆不能治。舉家惶怖,轉延孟英診耶。詢之,惡露仍行。曰∶此證病家必以為奇病,其實易愈也。昔金尚陶先生曾治一人,與此相似,載于沈堯夫《女科輯要》中,方用∶石菖蒲 膽星 旋復花 茯苓 橘紅 半夏曲,名“蠲飲六神湯”。凡產后惡露行而昏譫者,多屬痰飲,不可誤投攻補,此湯最著神效。如方服之,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