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 幼幼匯集(下)/ 大小便不通候(第二十二)

    作者: 徐春甫

    小兒大便不通者,乃是肺家有熱在里,流入大腸,以致秘結(jié)不通,乃實(shí)熱也。當(dāng)以四順清涼飲加柴胡,或神芎丸、大柴胡湯以流利之。小便不通者,皆因心經(jīng)不順,或伏熱、或驚起。

    心火上炎,不能降濟(jì),腎水不上升,故使心經(jīng)愈熱,而小腸與心合,所以小便不通也。宜木通散主之,甚者,八正散服之。小便不通,臍腹妨悶,心神煩熱,宜梔子散主之。又有傷寒體熱,頭目昏沉,不思飲食,夾驚夾食,寒熱,大小便皆閉澀不通,煩躁作渴,冷汗妄流,變積傷滯,膈滿脹急,青黃體瘦,日夜大熱,及傷風(fēng)、傷暑、驚癇、客忤、筋骨腎臟疳氣等熱,大小便不通者,并宜脫甲散、大連翹飲加大黃、神芎丸皆可服之。小兒驚風(fēng)、積熱、大小便閉澀,用掩臍法,以連須蔥不洗帶土、生姜塊、淡豉二十一粒,鹽二匙同研爛作餅HT 子,烘熱掩臍中,以綿條札定,良久氣通自利。不然再換一劑,如不通,服藥。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