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 易簡諸方

    作者: 徐春甫

    《肘后方》∶治喉痹腫痛,臘月豬膽一枚,入白礬末,令滿,吊于無煙處,干為末,吹入喉,效。又方∶山豆根清水浸少頃,口含咽苦水愈。

    又方∶用鴨嘴膽礬,入青魚膽內(nèi),陰干為末,吹入喉中。

    便宜方∶治喉痹,用豆豉煮汁,含咽。

    一方∶以黃荊葉絞取汁,含服。

    一方∶治急喉風(fēng)牙關(guān)緊閉,以巴豆去殼,紙包,去油在紙上,捻作紙捻,點火吹滅,以煙熏入鼻中,實時口鼻流涎,牙關(guān)遂開。

    (《外臺秘要》)∶治走馬喉痹并毒瓦斯壅塞,用桔梗(二兩)去蘆頭凈銼咀,以水四盞煎至一盞,去渣,不拘時,分二服,效。

    一方∶用枯礬和鹽研末,以箸頭點入喉,干摻懸癰腫痛處,良。

    《靈苑方》∶治急喉痹逡巡不救,用皂角去皮子生用,半兩為末,以筋頭點少許于痛處,更以醋調(diào)藥敷項下,須臾便破血出愈。

    又方∶治喉痹并毒瓦斯,以生姜二升搗取汁一升,入好蜜五合,慢火熬至八分。每服一合,日三五次。

    《集驗方》∶治纏喉風(fēng)及喉痹、走馬牙疳,用蠶蛻紙不拘多少,燒存性為末,煉蜜丸芡實大。無時含化一丸,咽津,效。牙宣者,揩牙上。

    又方∶治喉中乳蛾,用大鮮魚膽汁,搜和官粉藏之。每用少許,箸頭點喉中,蛾即退。

    又方∶治纏喉風(fēng),以生白礬研細(xì)末,冷水調(diào)下二錢。

    又方∶治喉項腫,不下食,以生韭細(xì)搗,敷項上,效。

    本草方∶治喉痹初起腫痛,用硼砂含咽津,效。

    又方∶治熱痰喉痹,用蘿卜汁和皂角漿水飲,吐之愈。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 作者:
    李東垣
  • 《冷廬醫(yī)話》(公元 1897 年)清.陸以湉(定圃)著。五卷。卷一論“醫(yī)范”“醫(yī)鑒”“慎疾”“保生”“求醫(yī)”“診法”“ 用藥”;卷二論古人今人,古書今書;卷三、四、五論病,推究每證的虛實原委,指出醫(yī)家的利弊。近人從陸氏《冷廬雜識》中摘出其論醫(yī)語作為補(bǔ)編 。

    作者:
  • 作者:
    凌曉五
  • 作者:
    不詳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現(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hù),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shù)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作者:
    龔慶宣
  • 作者:
    張振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