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jì) 262 方。
查古籍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jì) 262 方。
一方∶治水腫,用黑豆一升、水五升煮三升,去滓入酒五升,更煎取三升,分溫三服,未瘥再服。
一方∶用鯉魚一個(gè)極大者,去頭尾及骨,惟取肉,以水二斗、赤小豆一升合煮,取二升。以上用生布絞去滓,頓服盡,如不盡,分三服,利盡即瘥。
一方∶治十種水腫,用鯉魚和冬瓜蔥白作羹食之。
一方∶治水腫氣脹不消食,用香薷不拘多少,細(xì)咀入釜中水浸上數(shù)寸煮,使味盡去滓澄清熬稠,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日三服,漸增,以小便利為度。
一方∶治身體手足卒腫,用蚯蚓糞為末,臘醋調(diào)涂患處愈。
一方∶治遍黃腫,用瓜蒂三四錢焙干為末,用半字吹鼻內(nèi),日一度,吹三四日如不愈,后用黃芩末五錢煎湯下。
《兵部手集》∶治水病初得危急,冬瓜不拘多少,白水熟煮,任意食之,神效無比。
又方∶治前癥,以烏牛尿不拘多少,每日服一盞,頻用效。
《肘后方》∶治遍身卒腫,用皂角刺炒黃色,銼三升,酒十盞煎四盞,每服一盞,日二服效。
又方∶治前證,甘遂一分為末,豬腎一枚分為七臠,滲甘遂入內(nèi),以慢火炙熟,作一服食之,覺腹脅鳴二便利為驗(yàn)。
又方∶菟絲子一升,酒五碗漬三宿去滓,每服一盞,溫服,日二進(jìn)。
《千金髓方》∶治水病肚脹,四肢腫,用黃瓜一根切開勿去子,以醋煮一半,水煮一半,俱爛,空心頓服。
又方∶用棗子一斗放鍋入水 四指,用大戟連根苗放在上煮熟,去大戟,時(shí)時(shí)吃之,棗盡即愈。
又方∶治男子?jì)D人積年香港腳腫痛,及肚腹蠱脹,商陸不拘多少切碎,無灰酒煮熟連渣吃。如鼓腫,同米煮粥服,忌鹽醬。
又方∶以杏仁去皮尖研碎,同粳米煮粥食之。
《外臺(tái)秘要》∶治一切水腫,用紅花二兩杵爛,入水半盞,取汁服之,不過三服便愈。
又方∶治水腫,用苦葫蘆子炒為末,每服二錢,陳皮木通煎湯下。
又方∶治酒腫脾虛發(fā)腫,用醋煮香附子,焙干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又方∶治香港腳水腫,頭面俱腫,心腹?jié)M,小便不利,以馬齒莧一握和少粳米醬汁煮食之。
《太平圣惠方》∶治十種水病,腫滿喘促不得臥,以蛄螻五枚曬干為末,用食前白湯下五分匕,或至一錢,小便通為效。
又方∶治水氣遍身浮腫,氣促坐臥不得,用牽牛一兩微炒,搗為末,用烏牛尿三盞浸一宿,平旦一服,蔥白一握煎十余沸去滓,空心分為三服,從小便中利下。
《梅師方》∶治水腫不能坐臥,頭面遍身悉腫,取蒴 根刮去皮,搗汁一合,空心熱服,當(dāng)微吐即愈。
又方∶治前癥,用東引花桑枝燒灰一升淋汁,煮赤小豆一升空心食令飽,饑則食之,不可飲湯。
又方∶治水腫不能服藥,商陸二兩銼、羊肉六兩,以水五升熬取二碗,極爛去商陸留肉用蔥豉作脯,如常食之。
又方∶治水腫,用續(xù)隨子一兩去殼研,以紙裹出油研為末,分作七服,男溫酒下,女荊芥湯下,三服得利即止,忌鹽醬百日。
《崔氏方》∶治水氣,用葶藶三兩,以物盛甑上蒸令熟,即搗萬杵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食遠(yuǎn)姜湯下,微利則愈,不可多服,令人飲食不美。若氣喘,亦服之,若氣下即止。此方治水氣無比。
《經(jīng)驗(yàn)方》∶治水病,用樟柳根去粗皮,薄切曬干為末,用黃顙魚三頭、大蒜三瓣、綠豆一合,以水一大碗同者煮,豆?fàn)€為度,將豆任意先吃了,卻以汁調(diào)藥末一錢匕,其水化為清氣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