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東垣)參術湯治脾腎虛弱,元氣不能充暢,四肢沉重,食后昏悶。
黃 (一錢) 人參 炙甘草 陳皮 青皮(各五分) 當歸 酒黃柏 升麻 柴胡(各三分) 神曲(七分)
上水二盞,燈心十根、棗一枚,煎八分,食前熱服。
甘姜苓術湯治腎冷濕,腰重不能起。
甘草 干姜(各五錢) 白術 茯苓(各一兩)
上咀,以水五盞煎至三盞,作三服。
防己黃 湯小柴胡湯黃 芍藥湯(并見傷寒門。)
(《局方》)五積散治濕盛身重。(方見濕門。)
□
經云∶脾病者,身重,肉痿,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又云∶脾病者,身重,寢汗出,憎風,取其經,少陽、太陰血者。(盜汗也。)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東垣)參術湯治脾腎虛弱,元氣不能充暢,四肢沉重,食后昏悶。
黃 (一錢) 人參 炙甘草 陳皮 青皮(各五分) 當歸 酒黃柏 升麻 柴胡(各三分) 神曲(七分)
上水二盞,燈心十根、棗一枚,煎八分,食前熱服。
甘姜苓術湯治腎冷濕,腰重不能起。
甘草 干姜(各五錢) 白術 茯苓(各一兩)
上咀,以水五盞煎至三盞,作三服。
防己黃 湯小柴胡湯黃 芍藥湯(并見傷寒門。)
(《局方》)五積散治濕盛身重。(方見濕門。)
□
經云∶脾病者,身重,肉痿,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又云∶脾病者,身重,寢汗出,憎風,取其經,少陽、太陰血者。(盜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