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婦人大全良方》 妊娠痰逆不思食方論第三

    作者: 陳自明

    夫水飲停積,結(jié)聚為痰,人皆有之。少者不能為害,多則成病,妨害飲食,乃至嘔逆。

    妊娠之病,若嘔逆甚者,傷胎也。原疾之由,皆胃氣不調(diào)或風冷乘之,冷搏于胃,故成斯病也。亦惡阻之一端。

    治妊娠惡阻,心中憒悶,虛煩吐逆,頭目昏眩,四肢怠墮,百節(jié)煩疼,痰逆嘔吐,嫌聞食氣,好啖咸酸,惡寒汗出,羸極黃瘦,多臥多起,不進飲食。妊婦有痰,必生阻病?!肚Ы稹芬园胂能蜍邷詫χ?,此思邈處方之妙也。若孕婦羸弱,胎孕不牢,則動必成咎。全在醫(yī)者相人強弱以投之,又何慮焉?

    半夏(一兩,泡十次,別切,炒令黃) 生姜(五兩) 茯苓 熟地黃(各三兩) 橘紅北細辛 人參 芍藥 紫蘇 川芎(各一兩) 苦梗 甘草(各半兩)

    上 咀,每服四大錢。水二盞,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兼服茯苓丸?!毒址健放c崔氏無紫蘇、細辛;有旋復花一兩。有客熱煩渴,口瘡,去橘皮、細辛,加前胡、知母各三兩。腹冷下痢者,去地黃加炒桂心二兩。胃中虛熱,大便秘,小便赤澀,加大黃三兩,去地黃加黃芩一兩。然半夏雖能動胎,若炒過則無妨。

    半夏(泡洗七次,炒黃) 陳皮(各二兩半) 白茯苓(二兩) 縮砂仁(一兩) 甘草(四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二盞,姜十片,棗一個,烏梅半個,煎至七分,食前溫服。

    治妊娠阻病,心中煩悶,頭目暈重,憎聞食氣,吐逆吐痰,煩悶顛倒,四肢重弱,不自勝持,服之即效。要先服半夏茯苓湯兩劑后,服此藥。

    赤茯苓 人參 桂心 干姜 半夏(泡洗七次,炒黃) 橘紅(各一兩) 白術(shù) 葛根 甘草枳殼(各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米飲吞下五十丸,日三服。一方有麥門冬。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糖、桃、李、雀肉、酢等。《肘后》只五味,云妊娠忌桂?!肚Ы稹吠?/p>

    療妊娠心胸支滿,痰逆,不思飲食。茯苓散。

    赤茯苓 前胡 白術(shù) 紫蘇葉(各一兩) 半夏 麥門冬 人參 大腹皮(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一方無大腹皮、人參;有大腹子、檳榔。

    療妊娠嘔吐不食,兼吐痰水。

    生蘆根(十分) 橘紅(四分) 生姜(六分) 檳榔(二分)

    上切,以水二盞,煮取七合,空心熱服。

    療妊娠心膈氣滯,嘔吐,不下飲食,心神虛煩,四肢少力。

    枇杷葉 半夏 麥門冬 人參 甘草(各半兩) 訶子肉 藿香(各一兩) 赤茯苓 枳殼陳皮(各三分)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一方無大棗、訶子.□

    療婦人妊娠惡阻,嘔吐不下食。

    青竹茹 橘皮(各三兩) 生姜 茯苓(各四兩) 半夏(五兩)

    上細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不瘥,頻服。忌羊肉、餳、酢等物。

    《古今錄驗》療妊娠不欲食,或吐,春月所宜服柴胡方。

    甘草 柴胡(各二兩) 麻黃(一兩) 食茱萸(半兩) 大棗(十二個)

    上細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適寒溫服一升,日三。療食噫醋,除熱下氣,所宜多與上同。但秋、夏去茱萸,加枸杞一升;六月加小麥一升,石膏三兩;秋去石膏,加甘草一兩;九月去麻黃,加干姜一兩;十月加川芎三分。忌海藻、菘菜。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