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查古籍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fù)①t(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夫婦人嘔吐者,由脾胃有邪冷,谷氣不理所為也。胃為水谷之海,其氣不調(diào)而有風(fēng)冷乘之,冷搏于胃,胃氣逆則令嘔吐也。愚詳曰∶夫嘔吐之疾,非特脾胃虛冷而嘔吐也。亦有胃熱而嘔者;亦有胃中冷、胃口熱而吐者;亦有痰盛而嘔者;亦有血弱而嘔者。經(jīng)云∶無陰則嘔是也。不可以一概用藥。
如胃冷而嘔吐,宜用《局方》人參丁香散、理中丸,及許仁則半夏丸、人參七味丸。
如胃熱而嘔吐者,宜用小柴胡湯、蘆根湯、竹茹湯、槐花散。
如胃中冷、胃口熱而嘔吐者,宜用《局方》藿香正氣散,生姜棗子煎,沉冷服即止。
如痰盛嘔吐者,宜《局方》半夏茯苓湯、二陳湯。
如惡阻,兼服茯苓丸。(自有專門,見十二卷第二論)
如血不歸源而嘔吐者,宜用十全大補湯加陳皮、半夏、藿香、姜、棗煎服。
或有香港腳而嘔者,自有專門,不敢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