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諸虛勞疾,羸瘦乏力,腰背引痛,心煩喘嗽,唾膿嘔血,頑涎壅盛,睡臥有妨,胸滿氣促,夜多盜汗,發(fā)焦耳鳴,皮寒骨熱,一切五勞七傷、骨蒸等候,并皆療治。(許元林先生方)
地骨皮 粉草 北柴胡 前胡 烏藥 麻黃(不去節(jié)) 干葛 青蒿 苦梗 知母 天仙藤 北黃芩(各一兩) 人參 生干地黃 秦艽 鱉甲 黃 (各半兩)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酒一分,豬筒骨一莖,炙焦分為四服。桃、柳枝各七寸,杏仁五粒,去皮尖,捶碎,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加烏梅半個尤妙。
一方加當(dāng)歸、白芍藥。
華佗方大靈,治傳尸,明月丹方。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于溫病、報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諸虛勞疾,羸瘦乏力,腰背引痛,心煩喘嗽,唾膿嘔血,頑涎壅盛,睡臥有妨,胸滿氣促,夜多盜汗,發(fā)焦耳鳴,皮寒骨熱,一切五勞七傷、骨蒸等候,并皆療治。(許元林先生方)
地骨皮 粉草 北柴胡 前胡 烏藥 麻黃(不去節(jié)) 干葛 青蒿 苦梗 知母 天仙藤 北黃芩(各一兩) 人參 生干地黃 秦艽 鱉甲 黃 (各半兩)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酒一分,豬筒骨一莖,炙焦分為四服。桃、柳枝各七寸,杏仁五粒,去皮尖,捶碎,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加烏梅半個尤妙。
一方加當(dāng)歸、白芍藥。
華佗方大靈,治傳尸,明月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