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查古籍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jìn)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懸鏡痘 此痘背馳三陰毒,湊五俞形似背疽,乃一不識也。其候必?zé)┰镒d語,惡渴嘔吐,身如火熱。
蝎子痘 此痘經(jīng)于肝道,梟毒總聚左脅,其大如痘,四沿小者如珠,乃二不識也。其候必干渴煩燥嘔逆不寧。
覆釜痘 此痘總會諸陽,旋繞連繹,而下部俱無,其候嘔吐頭痛,形似禿瘡,乃三不識也。
鎖井痘 此痘毒湊脾絡(luò),群聚口沿,旋繞無數(shù),乃四不識也。其候必 舌難咽,睡臥不安。
盤蛇痘 此痘毒郁肺絡(luò),頸項(xiàng)團(tuán)繞,形如瘰 ,乃五不識也。其候痰涎緊并,眼赤惡渴。
豢虎痘 此痘毒湊脾胃,臍輪左右梟淫盤結(jié),乃六不識也。其候肚腹如絞,泄瀉吐逆,肢冷惡寒。
玄丘痘 此痘經(jīng)心達(dá)腎,毒輳陽物,狀似陽梅,乃七不識也。其候小腹脹悶,便澀而赤,口渴身熱。
掩月痘 此痘經(jīng)于陽明,輳于兩腋中窩,圈鎖十五六顆,手臂垂痛,其候口吐涎沫,惡熱臉赤,乃八不識也。
卷阿痘 此痘經(jīng)于脾毒,手陽明兩掌心,痘四五顆連聚此,九不識也。其候吐瀉煩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