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馮氏錦囊秘錄》 許學士珍珠母丸

    作者: 馮楚瞻

    治肝虛內(nèi)受風邪,臥則魂散而不收,狀若驚悸。

    珍珠母(另研末,三錢) 當歸 熟地(各一兩五錢) 人參 茯神 酸棗仁 柏子仁犀角(各一兩) 沉香 龍齒(各五錢) 為末,棗丸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四五十丸,金銀薄荷湯下,日午及夜服。

    一方多虎睛一對,麝香一錢。

    古有一患神氣不寧,每臥則魂飛揚,覺身在床而神魂離體,驚悸多魘通夕無寐,醫(yī)皆以為心病而治之不效。一曰此以脈言之,乃肝經(jīng)受邪非心病也,肝氣因虛邪氣襲之,肝藏魂者也,游魂為變,平人肝不受邢,臥則魂歸于肝,神靜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歸,是以臥則魂飛揚,若離體也,肝主怒,故小怒則劇,處此二方服一月而病悉除。此方用珍珠母為君,龍齒佐之,珍珠母入肝經(jīng)為第一,龍齒與肝同類也,龍齒、虎睛今人例以為鎮(zhèn)心藥,殊不知龍齒安魂,虎睛定魄,各言其類也。蓋東方蒼龍木也,屬肝而藏魂,西方白虎金也,屬肺而藏魄,龍能變化,故魂游而不定,虎能專靜,故魄止而有守,凡治魄不寧者,宜以虎睛治魂飛揚者,宜以龍齒,萬物有成,理而不失在夫人達之而已。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