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腸胃燥熱,大便秘結。
麻仁(二兩,另研) 杏仁(五兩五錢,去皮、尖,炒) 枳實(麩炒) 濃樸(姜汁炒) 芍藥(各八兩) 大黃(一斤) 為末,蜜丸,如桐子大,白湯送下。
約者,約結之約,又約束也?!督洝吩弧蔑嬋胗谖?,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今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小便數(shù)而大便鞭,故曰脾約。麻仁甘平而潤,否仁甘溫而潤,《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侗静荨吩弧脻櫩扇タ荨J且月槿蕿榫?,杏仁為臣,枳實苦寒,濃樸苦溫,凡破結者,必以苦,故以為佐,芍藥酸寒,大黃苦寒,酸苦涌泄為陰,故以為使。丹溪曰∶既云脾結,血枯火燔,金受邪而津竭必竊脾之母氣以自救,金衰則土受木邢,脾失轉輸,肺失傳化,理宜滋陰降火,金行清化,脾土健旺,律液既潤,何秘之有?此方惟熱甚而稟實者可用,熱雖甚而虛者,愈致其燥涸之苦矣。
《時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陳念祖(修園)著。二卷。 選擇常用方劑 108 首,按性質分為十二類,敘理簡明,便于學習。
《時病論》(公元 1882 年)清.雷豐(少逸)著。八卷。闡述四時的“伏氣”、“新感”等急性熱病,立法清晰,為有關溫熱病 重要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腸胃燥熱,大便秘結。
麻仁(二兩,另研) 杏仁(五兩五錢,去皮、尖,炒) 枳實(麩炒) 濃樸(姜汁炒) 芍藥(各八兩) 大黃(一斤) 為末,蜜丸,如桐子大,白湯送下。
約者,約結之約,又約束也?!督洝吩弧蔑嬋胗谖?,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今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小便數(shù)而大便鞭,故曰脾約。麻仁甘平而潤,否仁甘溫而潤,《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侗静荨吩弧脻櫩扇タ荨J且月槿蕿榫?,杏仁為臣,枳實苦寒,濃樸苦溫,凡破結者,必以苦,故以為佐,芍藥酸寒,大黃苦寒,酸苦涌泄為陰,故以為使。丹溪曰∶既云脾結,血枯火燔,金受邪而津竭必竊脾之母氣以自救,金衰則土受木邢,脾失轉輸,肺失傳化,理宜滋陰降火,金行清化,脾土健旺,律液既潤,何秘之有?此方惟熱甚而稟實者可用,熱雖甚而虛者,愈致其燥涸之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