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醫(yī)學正傳》(公元 1515 年)明.虞摶(天民)著。八卷。分門論證,以朱震亨的學說為主,參以張仲景、孫思邈、李杲之說,并結合抒發(fā)己見。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樁(靈胎、洄溪)著。二卷。分為“經絡臟腑”“脈”“病”“方藥”“治法”“書論”“古今”七門,論醫(yī)學的源流利弊,議論通達。但有時也不免矯枉過正。
(公元 1565 年)明.樓英(全善)著。四十卷。包括總論,臟腑疾病、傷寒、婦人、小兒、運氣等,記載病證治法,方藥,對于金元醫(yī)家的學說收載較多。
婦人有生產之時,被穩(wěn)婆手入產門,損傷胞胎,因而淋漓不止,欲少忍須臾而不能,人謂胞破不能再補也,孰知不然。夫破傷皮膚,尚可完補,豈破在腹內者,獨不可治療?或謂破在外可用藥外治,以生皮膚;破在內,雖有靈膏,無可救補。然破之在內者,外治雖無可施力,安必內治不可奏功乎!試思瘡傷之毒,大有缺陷,尚可服藥以生肌肉,此不過收生不謹;小有所損,并無惡毒,何難補其缺陷也。方用完胞飲。
人參(一兩)白術(一兩,土炒)
茯苓(三錢,去皮) 生黃耆(五錢)
當歸(一兩,酒炒) 川芎(五錢)
白芨末(一錢) 紅花(一錢)
益母草(三錢) 桃仁(十粒,泡炒,研)
用豬羊胞一個,先煎湯,后煎藥,饑服十劑全愈。夫胞損宜用補胞之藥,何以反用補氣血之藥也?蓋生產本不可手探試,而穩(wěn)婆竟以手探,胞胎以致傷損,則難產必矣。難產者,因氣血之虛也。產后大傷氣血,是虛而又虛矣,因虛而損,復因損而更虛,若不補其氣與血,而胞胎之破,何以奏功乎!今之大補其氣血者,不啻饑而與之食,渴而與之飲也,則精神大長,氣血再造,而胞胎何難補完乎?所以旬日之內便成功也。
(胞破諸書單方多,然不如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