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左手寸口二脈。沉見者。心脈也。浮見者。小腸脈也。
故手少陰與手太陽為表里。心以小腸為腑。合于上焦。
左手關(guān)上二脈。沉者肝脈。浮者膽脈也。
故手厥陰與手少陽為表里。肝以膽為腑。合于中焦。
左手尺上二脈。沉者腎脈也。浮者膀胱脈也。
故少陰與手太陽為表里。腎以膀胱為腑。合于下焦。
右手寸口二脈沉者肺脈。浮者大腸脈也。
故手太陰與手陽明脈為表里。肺以大腸為腑。合于上焦。
右手關(guān)上二脈沉者脾脈。浮者胃脈也。
故足太陰與足陽明為表里。脾以胃為腑。合于中焦。
右手尺上二脈。沉者命門脈。浮者三焦脈也。
故手厥陰與手少陽為表里。命門以三焦為腑。合于下焦。
《針灸甲乙經(jīng)》(公元282 年)晉.皇甫謐(士安)撰。十二卷。論述生理、病理、診斷、經(jīng)絡、俞穴和針灸治療等方面,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左手寸口二脈。沉見者。心脈也。浮見者。小腸脈也。
故手少陰與手太陽為表里。心以小腸為腑。合于上焦。
左手關(guān)上二脈。沉者肝脈。浮者膽脈也。
故手厥陰與手少陽為表里。肝以膽為腑。合于中焦。
左手尺上二脈。沉者腎脈也。浮者膀胱脈也。
故少陰與手太陽為表里。腎以膀胱為腑。合于下焦。
右手寸口二脈沉者肺脈。浮者大腸脈也。
故手太陰與手陽明脈為表里。肺以大腸為腑。合于上焦。
右手關(guān)上二脈沉者脾脈。浮者胃脈也。
故足太陰與足陽明為表里。脾以胃為腑。合于中焦。
右手尺上二脈。沉者命門脈。浮者三焦脈也。
故手厥陰與手少陽為表里。命門以三焦為腑。合于下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