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白芷(圖缺),味辛、微甘,性溫。升也,陽也,入陽明經(jīng)。以辛入肺,止陽明頭痛之寒邪。四時發(fā)熱,祛皮膚游走之風,止胃冷腹痛、寒痛。除風濕燥癢頑痹,攻瘡癰,排膿定痛。治婦人漏下、白帶、散經(jīng)、周身寒濕疼痛。
(附白芷散) 又名香蘇白芷散。治四時感冒、風寒暑濕、頭疼發(fā)熱、乍寒乍熱,止陽明經(jīng)頭風疼。
白芷(一錢) 香附(一錢) 蘇葉(一錢) 川芎(一錢) 黃芩(一錢) 石膏(一錢燒) 防風(一錢) 甘草(五分) 引用生姜(一片)水煎服。
(附白芷湯) 治婦人濕痰下注入膀胱,以成白帶漏下之癥。
白芷(二錢用頭不用梢) 蒼術(shù)(二錢) 川芎(二錢) 香附(二錢) 陳皮(一錢)
蓮須(一錢) 土茯苓(二錢) 引用糯米一撮。水煎點水酒服。服二、三劑不效,加臭椿皮(一錢) 艾葉(二錢炒) 忌魚、羊、蛋、蒜、韭菜。
(補注白芷湯)治婦人年少,素元癥候,單有白帶癥者,是濕熱下注,此方用之效。婦人久病,白帶下注,是氣虛下陷,多成虛勞病癥,用之不效,宜別選方。
──務本卷三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白芷(圖缺),味辛、微甘,性溫。升也,陽也,入陽明經(jīng)。以辛入肺,止陽明頭痛之寒邪。四時發(fā)熱,祛皮膚游走之風,止胃冷腹痛、寒痛。除風濕燥癢頑痹,攻瘡癰,排膿定痛。治婦人漏下、白帶、散經(jīng)、周身寒濕疼痛。
(附白芷散) 又名香蘇白芷散。治四時感冒、風寒暑濕、頭疼發(fā)熱、乍寒乍熱,止陽明經(jīng)頭風疼。
白芷(一錢) 香附(一錢) 蘇葉(一錢) 川芎(一錢) 黃芩(一錢) 石膏(一錢燒) 防風(一錢) 甘草(五分) 引用生姜(一片)水煎服。
(附白芷湯) 治婦人濕痰下注入膀胱,以成白帶漏下之癥。
白芷(二錢用頭不用梢) 蒼術(shù)(二錢) 川芎(二錢) 香附(二錢) 陳皮(一錢)
蓮須(一錢) 土茯苓(二錢) 引用糯米一撮。水煎點水酒服。服二、三劑不效,加臭椿皮(一錢) 艾葉(二錢炒) 忌魚、羊、蛋、蒜、韭菜。
(補注白芷湯)治婦人年少,素元癥候,單有白帶癥者,是濕熱下注,此方用之效。婦人久病,白帶下注,是氣虛下陷,多成虛勞病癥,用之不效,宜別選方。
──務本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