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得配本草》 狗

    作者: 嚴(yán)西亭

    畏杏仁。反商陸。忌大蒜。

    咸、酸、性熱。入右腎命門。壯元陽,補(bǔ)胃氣,除膝冷,暖五臟。黃者補(bǔ)脾,黑者補(bǔ)腎。

    白狗一只,餓數(shù)日,飼以粟米,其糞洗凈,取粟米曬干為末,每二兩加抱出雞子殼炒一錢,滾湯下二錢,治隔食。

    陰虛,懷孕,內(nèi)熱者,禁食。

    丹溪先生曰∶人之癆怯,多是陰虛。若陽果虛乏,而成癆瘵者,其死甚速。抑且辛熱之品,投之元?dú)庥?,反使焦燥,狗肉烏足以救其萬一也。且陰虛者食之,則陰火益亢,病更難療,藥更無益,世之人何竟不察其原,而妄食之。

    狗實(shí)

    甘、咸、平。有小毒。治反胃噎食,療癰疽瘡瘍。得龍腦、蟾酥、麝香,酒丸,用蔥酒嚼下,治赤疔。治反胃噎食,以其端降冷痰積結(jié)。

    氣血枯槁者服之,何殊負(fù)薪救火。

    生癩狗腹中,狀如白石,帶青色,其理層疊,亦難得之物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