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名信石,一名人言。
生者名砒黃,煉者名砒霜,尤烈。畏冷水、綠豆、醋、青鹽、蒜、硝石、水蓼、常山、益母、獨(dú)帚、菖蒲、水律、菠 、萵苣、鶴頂草、三角酸、鵝不食草。
辛、苦、咸、大熱。大毒。治痰癖,除寒哮。外用蝕敗肉,殺諸蟲。中其毒者,綠豆可解。
,醋淬七次,研,水飛曬干用。
大熱之性,雖可除寒消癖,必須 過(guò),配綠豆末和諸藥服之,每日約服一二厘而止。豆末亦每日約服二錢,以制其毒。不然,久服之肌肉燥裂,毒瓦斯交并,卒致后禍而不可解。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一名信石,一名人言。
生者名砒黃,煉者名砒霜,尤烈。畏冷水、綠豆、醋、青鹽、蒜、硝石、水蓼、常山、益母、獨(dú)帚、菖蒲、水律、菠 、萵苣、鶴頂草、三角酸、鵝不食草。
辛、苦、咸、大熱。大毒。治痰癖,除寒哮。外用蝕敗肉,殺諸蟲。中其毒者,綠豆可解。
,醋淬七次,研,水飛曬干用。
大熱之性,雖可除寒消癖,必須 過(guò),配綠豆末和諸藥服之,每日約服一二厘而止。豆末亦每日約服二錢,以制其毒。不然,久服之肌肉燥裂,毒瓦斯交并,卒致后禍而不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