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查古籍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石葦為之使。惡曾青。制雄黃。
甘、淡、寒滑。入足太陽、陽明經(jīng)。利毛腠之竅,清水濕之源,除三焦?jié)駸?。治積熱吐衄,中暑煩渴,嘔吐瀉痢,淋秘乳難,水腫香港腳,諸瘡腫毒。得蔥湯送下,治婦人轉(zhuǎn)脬。(因過忍小便而致者。)得藿香、丁香,治伏暑吐瀉。配枯白礬、 石膏,摻陰汗,并治腳指縫爛。和車前汁涂臍,治小便不通。
先以刀刮凈,研粉,用丹皮同煮,去丹皮,以東流水淘過,曬干用。燥熱精滑,孕婦病當(dāng)發(fā)表者,禁用。怪癥∶眼赤鼻脹,大喘,渾身發(fā)斑,毛發(fā)如鐵,乃熱毒凝結(jié)于下焦。用滑石、白礬各一兩,煎服,不住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