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小諸證方論》 久虛緩補(bǔ)方

    作者: 傅青主

    久虛之人,氣息奄奄,無不曰宜急治矣。不知?dú)庋筇摚E加大補(bǔ)之劑,力量難任,必致胃當(dāng)歸(一錢)白芍(三錢)茯苓(一錢)白術(shù)(五分)人參(三分)山藥(一錢)陳皮(三分)麥芽(三分)炮姜(三分)棗仁(五分)甘草(三分)水煎服此方妙在以白芍為君,引參術(shù)入肝為佐,小小使令,徐徐奏功,使脾氣漸實(shí),胃口漸開,然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guān)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qiáng)調(diào)整體觀念,倡導(dǎo)攻補(bǔ)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較早者。對癰疽瘡瘍等癥的因癥診治等,尤其對癰疽的淺深、寒熱、虛實(shí)、緩急、吉兇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領(lǐng) 而成書。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趙宜真
  • 作者:
  • 作者:
    羅浮山人
  • 作者:
    汪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