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備急千金要方》 五噎丸

    作者: 孫思邈。

    治胸中久寒嘔逆逆氣,飲食不下,結(jié)氣不消方(《古今錄驗(yàn)》云∶五噎者,氣噎、憂噎、勞噎、食噎、思噎。氣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噫噦不徹,胸脅苦痛。憂噎者,天陰苦厥逆,心下悸動(dòng),手足逆冷。勞噎者,苦氣膈,脅下支滿,胸中填塞,手足逆冷,不能自溫。食噎者恚嗔怒,寒氣上入胸脅所致也。)

    干姜 川椒 食茱萸 桂心 人參(各五分) 細(xì)辛 白術(shù) 茯苓 附子(各四分) 橘皮(六?

    上十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三丸,日三。不止,稍加至十丸。

    又方 治五種之氣皆令人噎方。

    人參 半夏 桂心 防風(fēng)(一作防葵) 小草 附子 細(xì)辛 甘草(各二兩) 紫菀 干姜 食茱萸 芍藥 烏頭(各六分) 枳實(shí)(三兩)

    上十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不止,加至十五丸。烏頭與半夏相反,但去一味合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
  • 作者:
    王懷隱、陳昭遇等
  •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dāng)時(shí)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dāng)時(shí)的配方手冊。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jìn)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