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丹溪治法心要》 結(jié)核(第一百六)

    作者: 朱震亨、??

    治大人、小兒,或在項上,或在頸,在脛,在臂。如腫毒者,多在皮里膜外,多是痰注作核不散,問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用藥散結(jié)。在頭項,僵蠶、炒大黃、酒浸青黛、膽星為末,蜜丸噙化。在頦頰下生痰核,二陳湯加連翹、防風、川芎、皂角刺、酒芩、蒼術(shù)、僵蠶。

    一婦人年四十余,面白形瘦,性急,因有大不如意,三月后房下脅骨作一塊,漸漸長掩心,微痛膈悶,飲食減四之三,每早覺口苦,兩手脈微而短澀(詳見四卷血氣為病條)。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
  •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作者:
    錢潢
  • 作者:
    吳謙
  • 作者:
  • 作者:
    史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