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屬氣虛、陽氣。有痰亦自汗,濕亦自汗,熱亦自汗。大法宜人參、黃 ,少佐以桂枝。陽虛者,附子亦可用;氣虛自汗,黃 建中湯;氣虛寒熱自汗,勞倦少食脈弱者,補中益氣湯;勞役大虛,脈沉細,汗大出,舌上潤,不煩躁,但驚動亦汗出,似傷寒虛脫者,補中益氣去柴加五味、麻黃根;火氣上蒸胃中之濕,亦能作汗,宜涼膈散主之,或用粉撲法;胃實并手足兩腋多汗,大便澀結,大承氣湯主之;痰實膈滯,寒熱自汗,能食而大便秘結,脈實者,大柴胡湯主之,大抵氣熱汗出,多是有余證也。飲食,便汗出 悍之氣,按而收之,安胃湯。汗大泄者乃津脫,宜急止,用人參、黃 、麥冬、五味、炒柏、知母;濕熱自汗,衛(wèi)氣虛弱不任風寒者,調衛(wèi)湯;傷寒虛脫自汗,真武湯,外用撲法。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屬氣虛、陽氣。有痰亦自汗,濕亦自汗,熱亦自汗。大法宜人參、黃 ,少佐以桂枝。陽虛者,附子亦可用;氣虛自汗,黃 建中湯;氣虛寒熱自汗,勞倦少食脈弱者,補中益氣湯;勞役大虛,脈沉細,汗大出,舌上潤,不煩躁,但驚動亦汗出,似傷寒虛脫者,補中益氣去柴加五味、麻黃根;火氣上蒸胃中之濕,亦能作汗,宜涼膈散主之,或用粉撲法;胃實并手足兩腋多汗,大便澀結,大承氣湯主之;痰實膈滯,寒熱自汗,能食而大便秘結,脈實者,大柴胡湯主之,大抵氣熱汗出,多是有余證也。飲食,便汗出 悍之氣,按而收之,安胃湯。汗大泄者乃津脫,宜急止,用人參、黃 、麥冬、五味、炒柏、知母;濕熱自汗,衛(wèi)氣虛弱不任風寒者,調衛(wèi)湯;傷寒虛脫自汗,真武湯,外用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