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丹溪手鏡》 頭痛(三十)

    作者: 朱丹溪

    太陽頭痛兼項與攢竹,脈浮緊或關(guān)前緊數(shù),惡風寒,宜羌芎活主之。

    陽明頭痛自汗發(fā)熱,胃熱上攻,脈浮緩長,或關(guān)洪數(shù),石膏、葛、芷主之。

    少陽頭痛額角偏疼,往來寒熱,脈弦細,黃芩、柴胡主之。

    太陰頭痛有濕痰,體重腹痛,脈沉緩,半夏、南星、蒼術(shù)主之。

    少陰頭痛足寒氣逆,為寒厥,脈沉細,細辛、麻黃、附子主之。

    厥陰頭痛頂痛,吐涎沫,厥冷,脈浮緩,吳茱萸湯主之。

    氣虛頭痛耳鳴,九竅不和,尺脈虛浮,參、 主之。

    血虛頭痛魚尾上攻,芎、歸主之。

    風涎冷痰在鬲上,或嘔吐,脈弦細出寸口,為痰厥,宜吐。

    火作痛痛甚,清之、散之。

    濕熱頭痛證則心煩。

    傷風頭痛半邊偏痛,皆因冷氣所吹,遇風冷則發(fā),寸浮。

    食積頭痛因胃中有陰冷,宿食不化,上沖,右寸緊盛,左屬風,浮為風;

    右屬痰,滑為痰。

    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治痰厥頭痛。

    半夏(二錢) 白術(shù)(一錢) 天麻(一錢半) 人參(一錢) 黃 蒼術(shù) 陳皮 黃柏 茯苓(一錢半) 神曲(炒) 澤瀉 干姜(二錢)

    清空膏治風濕熱諸般頭痛,惟血虛不治。

    黃芩(二錢) 羌活 川芎 黃連 防風 甘草(錢) 柴胡(七分)

    上為末,白湯下。

    玉壺丸治風濕痰頭痛。

    雄黃 白術(shù) 天麻 南星 半夏

    茶調(diào)散吐痰頭痛。

    家珍方治偏頭痛連睛。

    石膏 黍粘子(炒)

    香芎散治一切頭風。

    香附(二兩炒) 甘草 川芎(一兩) 石膏(五錢) 細茶 荊芥 點服二錢 細辛 防風 川烏 草烏 白芷 荊芥 羌活 煎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