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丹溪心法》 溺血二十三

    溺血屬熱,用炒山梔子,水煎服,或用小薊、琥珀。有血虛,四物加牛膝膏;實者,用當歸承氣湯下之,后以四物加山梔。

    【入方】

    小薊飲子治下焦結(jié)熱血淋。

    生地黃 小薊 滑石 通草 淡竹葉 蒲黃(炒) 藕節(jié) 當歸(酒浸) 梔子(炒) 甘草

    上以水煎,空心服。

    【附錄】溺血,痛者為淋,下痛者為溺血。溺血先與生料五苓散加四物湯,若服不效,其人素病于色者,此屬虛,宜五苓散和膠艾湯,吞鹿茸丸,或辰砂香散。四物加生地黃牛膝,或四物加黃連、棕灰。又六味地黃丸為要藥,莖中痛,用甘草梢,血藥中少佐地榆、陳皮、白芷、棕灰。劫劑用《瑞竹堂》蒲黃散,或單用蒲黃,或煎蔥湯調(diào)郁金末,服之。又文入煎劑妙。大抵小便出血,則小腸氣秘,氣秘則小便難甚。痛者謂之淋,不痛者謂之溺血并以油發(fā)燒灰存性為末,新汲水調(diào)下,妙。又方,以車前子為末,煎車草葉,調(diào)二錢服

    附方

    許令公方治尿血。

    生地黃(汁,一升) 生姜汁(一合)

    上以二物相合,頓服瘥。

    當歸承氣湯

    當歸 濃樸 枳實 大黃 芒硝

    生料五苓散見中暑。

    膠艾湯

    阿膠 川芎 甘草(炙,各二兩) 川歸 艾葉(炒,各二兩) 熟地黃 白芍(各四兩)

    上 咀。每三錢,水酒煎,空心熱服。

    鹿茸丸

    鹿茸(一兩,蜜炙) 沉香 附子(炮,各半兩) 菟絲子(制,一兩) 當歸 故紙(炒) 茴香(炒) 胡蘆巴(炒,各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每七十丸,空心鹽酒下。

    辰砂妙香散

    麝香(一錢,另研) 山藥(姜汁炙,一兩) 人參(半兩) 木香(煨,二錢半) 茯苓 茯神 黃(各一兩) 桔梗(半兩) 甘草(炙,半兩) 遠志(炒,一兩) 辰砂(三錢)

    上為末。每二錢,溫酒下。

    六味地黃丸見諸虛。

    《瑞竹堂》蒲黃散

    故紙(炒) 蒲黃(炒) 千年鍛石(炒)

    上等分為細末。每三錢,空心熱酒調(diào)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