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經(jīng)】味酸平。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久服輕身。一名蜀棗。生山谷。
味酸,性澀,入足厥陰肝經(jīng)。溫乙木而止疏泄,斂精液而縮小便。
《金匱》八味丸方在地黃。用之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其斂精液而止疏泄也。
水主藏,木主泄,消渴之證,木能疏泄而水不能蟄藏,精尿俱下,陽根失斂。久而陽根敗竭,則人死矣。山茱萸酸澀斂固,助壬癸蟄藏之令,收斂攝精液,以秘陽根,八味中之要藥也。八味之利水,則桂枝、苓、澤之力,非山茱萸所司也。
去核,酒蒸。
《小兒藥證直訣》(公元 1114年)宋.錢乙(仲陽)著。三卷,上卷論證、中卷述醫(yī)案、下卷記載藥方,在兒科方面有不少創(chuàng)見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本經(jīng)】味酸平。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久服輕身。一名蜀棗。生山谷。
味酸,性澀,入足厥陰肝經(jīng)。溫乙木而止疏泄,斂精液而縮小便。
《金匱》八味丸方在地黃。用之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其斂精液而止疏泄也。
水主藏,木主泄,消渴之證,木能疏泄而水不能蟄藏,精尿俱下,陽根失斂。久而陽根敗竭,則人死矣。山茱萸酸澀斂固,助壬癸蟄藏之令,收斂攝精液,以秘陽根,八味中之要藥也。八味之利水,則桂枝、苓、澤之力,非山茱萸所司也。
去核,酒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