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頭目眩冒心中煩郁,驚悸狂癲方。
薯蕷(二十八分) 甘草(二十分) 鹿角膠(《金匱》作阿膠) 大豆黃卷 桂心(各七分)藥 白術(shù)(各六分) 柴胡 桔梗 茯苓 杏仁 川芎(各五分) 白蘞 干姜(各三分) 大棗(一百枚取膏)
上二十二味為末,棗膏和白蜜,丸如彈丸,先食服一丸,日三。
《明醫(yī)雜著》(公元 1549 年)明.王綸(節(jié)齋)著。六卷。內(nèi)容為醫(yī)論、諸證、小兒證治等,此書也受朱震亨學說的影響。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頭目眩冒心中煩郁,驚悸狂癲方。
薯蕷(二十八分) 甘草(二十分) 鹿角膠(《金匱》作阿膠) 大豆黃卷 桂心(各七分)藥 白術(shù)(各六分) 柴胡 桔梗 茯苓 杏仁 川芎(各五分) 白蘞 干姜(各三分) 大棗(一百枚取膏)
上二十二味為末,棗膏和白蜜,丸如彈丸,先食服一丸,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