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程杏軒醫(yī)案》 胡某乃媳感證

    作者: 程杏軒

    胡某乃媳,夏月患感證,延診時已七日矣。切脈弦數(shù)搏指,壯熱譫狂,面目都赤,舌黑便秘,腹痛拒按。診畢令先取冷水一碗與服,某有難色,予曰∶冷水即是妙藥,飲之無傷。蓋欲觀其飲水多寡,察其熱勢之輕重耳。其姑取水至,雖聞予言,心尚猶豫,勉傾半盅與飲。婦恚曰∶何少乃爾。予令盡碗與之,一飲而罄。問曰∶飲此何如。婦曰∶其甘如飴,心地頓快,吾日來原欲飲水,奈諸人堅禁不與,致焦煩如此。予曰∶毋憂,今令與汝飲,但勿縱耳。

    因謂某曰∶汝媳病乃極重感證,邪踞陽明,已成胃實。問所服何藥,某出前方,乃小柴胡湯也。予曰∶杯水能救車薪之火乎?即投白虎瀉心,尚是揚湯止沸耳。某曰∶然則當用何方?予疏大承氣湯與之。某持方不決。鄰人曰∶吾婦昔病此,曾服此方得效。于是取藥煎服,夜間便行兩次,次早腹痛雖止,他證依然。改用白虎瀉心及甘露飲三方出入,石膏用至四兩,芩連各用數(shù)錢,佐以銀花金汁驅穢解毒,數(shù)日間共計用藥數(shù)斤,冷水十余碗,始得熱退病除。眾皆服予膽大。予曰∶非膽大也,此等重證,不得不用此重劑耳。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陳實功(若虛,毓仁)著。四卷。所敘疾病百余種,每病列病理、癥狀、診斷、治法、成敗病案,最后選列方劑。既重視內治,也強調外治,既主張早期手術,又反對濫施針刀。對截肢術、下頷正復術、死骨剔除術、鼻瘜肉摘除術、痔漏手術等有所發(fā)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機(石出、省之)著。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門、附方 165 個。主張治外科必須根據(jù)人體內部的情況,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調整體觀念,倡導攻補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較早者。對癰疽瘡瘍等癥的因癥診治等,尤其對癰疽的淺深、寒熱、虛實、緩急、吉兇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領 而成書。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趙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