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備急千金要方》 麻黃升麻湯

    作者: 孫思邈。

    治傷寒六七日,其人大下后脈沉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為難治者方

    麻黃 知母 葳蕤(亦作菖蒲) 黃芩(各三兩) 升麻 芍藥 當歸 干姜 石膏 茯苓 白術 桂心 甘草 麥冬(各二兩《傷寒論》作天門冬)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服一升,微取汗愈。

    治溫毒及傷寒內虛外熱攻胃,下黃赤汁及爛肉汁赤滯下,伏氣腹痛諸熱毒方

    梔子(二十枚) 豉(一升) 薤白(一握)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薤白令熟,次納豉煮取二升半,分三服,頻服取瘥。

    治病后虛腫方

    豉五升 醇酒一斗上二味煮三沸,及熱頓服。不耐酒者隨性覆取汗。

    治汗不止方

    地黃三斤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作三服。

    又方白術葉作飲飲之。

    又方白術方寸匕,以飲服之。

    治卒得汗不止方

    以溫酒服牛羊脂愈。(一云服牛羊屎亦止。)

    治盜汗及汗無時方

    以韭根四十九枚,水二升煮一升,頓服之。

    又方豉一升,以酒二升漬三日,服不瘥,更合服,不過三劑即止。

    止汗方∶

    杜仲 牡蠣(等分)

    上二味治下篩,臨夜臥,以水服五錢匕。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