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傳染病》 病原學(xué)

    肉毒桿菌(Cl botulinum)亦稱臘腸桿菌,屬革蘭氏陽性厭氧梭狀芽胞桿菌,次極端有大形芽胞,有周鞭毛,能運(yùn)動。本菌芽胞體外抵抗力極強(qiáng),干熱180℃、15分鐘,濕熱100℃、5小時(shí),高壓滅菌120℃、20分鐘則可消滅。5%苯酚、20%甲醛,24小時(shí)才能將其殺滅。

    本菌按抗原性不同,可分A、B、C、D、E、F、G7種血清型,對人致病者以A、B、E、3型為主,F(xiàn)型較少見,C、D型主要見于禽畜感染。各型均能產(chǎn)生外毒素,是一種嗜神經(jīng)毒素,劇毒,對人的致死量為0.01mg左右,毒素對胃酸有抵抗力,但不耐熱。A型毒素80℃、5分鐘即可破壞,B型毒素88℃、15分鐘可破壞。毒素在干燥、密封和陰暗的條件下,可保存多年。由于此毒素的毒性強(qiáng),且無色、無臭、無味、不易查覺,必須注意防范。

更多中醫(yī)書籍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吳坤安
  • 作者:
    嚴(yán)則庵纂輯、裘慶元輯
  •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gè)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作者:
  •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yàn),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作者:
  • 作者:
    劉完素
  • 作者:
    任越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