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藥學(xué)》 金櫻子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果實和花托。

    【性味與歸經(jīng)】酸,平。入腎、大腸經(jīng)。

    【功效】澀精,縮尿,澀腸止瀉。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腎虛滑精、遺精、遺尿、小便頻數(shù)及帶下等癥。

    金櫻子酸澀收斂,功能固精縮尿。用治腎虛滑精、遺精,可單獨熬膏服;也可與潼蒺藜、菟絲子、補骨脂等配伍同用。在臨床上常用本品與芡實相配,制成丸藥,用治遺精、小便頻數(shù)、婦女帶下等癥。

    2.用于脾虛久瀉。

    金櫻子又能收澀固腸而止瀉,用治脾虛久瀉,可單用熬膏服,也可與白朮、山藥、茯苓、芡實等健脾藥同用。

    此外,本品在臨床上還可用以治療子宮脫垂癥,也是取它固澀的功效。

    【處方用名】金櫻子(洗凈,曬干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煎服。

    【文獻摘錄】《蜀本草》:「主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澀精氣。」

    《本草備要》:「固精秘氣,治夢泄遺精,泄痢便數(shù)?!?/p>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