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用】本品為柏科植物側柏的種仁。
【性味與歸經(jīng)】甘、辛,平。入心、肝、腎經(jīng)。
【功效】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
【臨床應用】1.用于虛煩失眼、心悸怔忡等癥。
柏子仁滋養(yǎng)陰血,功能養(yǎng)心安神,常與酸棗仁、生地等藥治療血不養(yǎng)心、虛煩不眠之癥。
2.用于腸燥便秘。
柏子仁質地滋潤,有潤腸之功,故可用于陰虛、年老、產后等腸燥便秘之癥,臨床多配合大麻仁、胡桃肉等同用。
【處方用名】柏子仁(用時打碎)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方劑舉例】養(yǎng)心湯《證治準繩》:柏子仁、酸棗仁、遠志、五味子、當歸、川芎、人參、茯苓、黃耆、茯神、肉桂、半夏曲、甘草。治心血不足,怔忡驚悸。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編,主要內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用】本品為柏科植物側柏的種仁。
【性味與歸經(jīng)】甘、辛,平。入心、肝、腎經(jīng)。
【功效】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
【臨床應用】1.用于虛煩失眼、心悸怔忡等癥。
柏子仁滋養(yǎng)陰血,功能養(yǎng)心安神,常與酸棗仁、生地等藥治療血不養(yǎng)心、虛煩不眠之癥。
2.用于腸燥便秘。
柏子仁質地滋潤,有潤腸之功,故可用于陰虛、年老、產后等腸燥便秘之癥,臨床多配合大麻仁、胡桃肉等同用。
【處方用名】柏子仁(用時打碎)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方劑舉例】養(yǎng)心湯《證治準繩》:柏子仁、酸棗仁、遠志、五味子、當歸、川芎、人參、茯苓、黃耆、茯神、肉桂、半夏曲、甘草。治心血不足,怔忡驚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