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藥學(xué)》 石葦

    【藥用】水龍骨科草本植物廬山石葦Pyrrosiasheareri(BAK)Ching,石葦P.lingua(Thumb.)farwell或有柄石葦P.petiolosa(Christ)Ching的葉。

    【性味與歸經(jīng)】苦,甘,微寒。歸肺,膀胱經(jīng)。

    【功效】清熱利水通淋,清肺化痰。

    【淋床應(yīng)用】1.用于熱淋,石淋,血淋等癥。

    石葦有清熱利水通淋的作用,為治療熱淋、石淋所常用,可與滑石、海金沙、茅根等同用;因其又能止血,故治血淋亦有效驗(yàn),可與蒲黃同用。

    2.用于肺熱咳嗽痰多。

    石葦能清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熱咳嗽痰多,單用有效。亦可與清肺化痰之品配伍,目前還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

    【處方用名】石葦石韋(洗凈,曬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qián)至三錢(qián),煎服。

    【方劑舉例】石葦散(《證治準(zhǔn)繩》):石葦、瞿麥、車(chē)前、木通、冬葵子、赤苓桑皮、滑石、甘草。治癃閉淋瀝。

更多中醫(yī)書(shū)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