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shí)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shí)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chǎn)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xué)術(shù)價(jià)值:
集我國16世紀(jì)之前藥學(xué)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xué)者譽(yù)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膽出于竅陰。竅陰者,金也。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少陽脈之所出也,為井。刺入三分,留三呼。(氣穴論注作一呼)灸三壯。
俠溪者,水也。在足小指次指二歧骨間,本節(jié)前陷者中,足少陽脈之所溜也,為滎。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地五會(huì),在足小指次指本節(jié)后間陷者中,刺入三分,不可灸,灸之令人瘦,不出三年死。
臨泣者,木也。在足小指次指本節(jié)后間陷者中,去俠溪一寸五分,足少陽脈之所注也,為俞。刺入二分,灸三壯。
丘墟,在足外廉踝下如前陷者中,去臨泣一寸,足少陽脈之所過也,為原。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壯。
懸鐘,在足外踝上三寸動(dòng)者脈中,足三陽絡(luò),按之陽明脈絕乃取之,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壯。
光明,足少陽絡(luò),在足外踝上五寸,別走厥陰者,刺入六分,留七呼(骨空論注云∶刺入七分,留十呼),灸三壯。
外丘,足少陽 ,少陽所生,在外踝上七寸,刺入三分,灸三壯。
陽輔者,火也。在足外踝上四寸(氣穴論注無四寸二字)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去丘墟七寸,足少陽脈之所行也,為經(jīng)。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壯。
陽交,一名別陽,一名足 ,陽維之 ,在內(nèi)踝上七寸,斜屬三陽分肉間,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三壯。
陽陵泉者,土也。在膝下一寸, 外廉陷者中,足少陽脈之所入也,為合。刺入六分,留十呼,灸三壯。
陽關(guān),在陽陵泉上三寸,犢鼻外陷者中,刺入五分,禁不可灸。
中犢,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間陷者中,足少陽脈氣所發(fā)也,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五壯。
環(huán)跳,在髀樞中,側(cè)臥伸下足,屈上足取之,足少陽脈氣所發(fā),刺入一寸,留二十呼,灸五十壯。(氣穴論注云∶髀樞后,足少陽、太陽二脈之會(huì),灸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