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針灸大成》 中風(fēng)論(徐氏書)

    且夫中風(fēng)者,有五不治也。開口、閉眼、撒屎、遺尿、喉中雷鳴,皆惡候也。且中風(fēng)者,為百病之長,至其變化,各不同焉。或中于臟,或中于腑,或痰或氣,或怒或喜,逐其隙而害成也。中于臟者,則令人不省人事,痰涎壅,喉中雷鳴,四肢癱瘓,不知疼痛,語言謇澀,故難治也。中于腑者,則令人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知癢痛,能言語,形色不變,故易治也。治之先審其癥,而后刺之。其中五臟六腑形癥各有名,先須察其源,而名其癥,依標(biāo)本刺之,無不效也。

    一、肝中之狀,無汗惡寒,其色青,名曰怒中。

    二、心中之狀,多汗怕驚,其色赤,名曰思慮中。

    三、脾中之狀,多汗身熱,其色黃,名曰喜中。

    四、肺中之狀,多汗惡風(fēng),其色白,名曰氣中。

    五、腎中之狀,多汗身冷,其色黃,名曰氣勞中。

    六、胃中之狀,飲食不下,痰涎上壅,其色淡黃,名曰食后中。

    七、膽中之狀,目眼牽連,酣睡不醒,其色綠,名曰驚中。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