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重訂通俗傷寒論》 前序

    作者: 俞根撰,近代徐榮齋重訂。

    吾紹傷寒有??啤C唤B派。先任波而負盛名者。曰俞根初。行三。凡男婦老少就診者。統(tǒng)稱俞三先生。日診百數(shù)十人。一時大名鼎鼎。婦孺咸知。其學識折衷仲景。參用朱氏南陽方氏中行陶氏節(jié)吳氏又可張氏景岳。其立方。不出辛散、透發(fā)、和解、涼瀉、溫補等五法。其斷病。若者七日愈。若者十四日愈。若者二十一日愈。

    十有九驗。就診者奉之如神明。內子胡患傷寒。延聘者三。次診病即有轉機。三診熱退神清。能飲稀粥。自用調養(yǎng)法而痊。從此成為知己。赴安鎮(zhèn)診病畢。即來晤談。對余曰。勘傷寒證。全憑膽識。望形察色。辨舌診脈。在乎識。選藥制方。定量減味。在乎膽。必先有定識于平時。乃能有定見于俄頃。然臨證斷病。必須眼到手到心到。三者俱到。

    活潑潑地。而治病始能無誤。熟能生巧。非笨伯所能模仿也。余嘖嘖贊嘆之不已。一日。出《通俗傷寒論》視余。

    一一瀏覽。其學術手法。皆從病患實地練習熟驗而得。不拘拘于方書也。一在于其經驗耳。其著作體裁。一曰勘傷寒要訣。二曰傷寒本證。三曰傷寒兼證。四曰傷寒夾證。五曰傷寒壞證。六曰傷寒復證。七曰瘥后調理法。直捷了當。簡明樸實。

    余遂珍藏篋中矣。嗣晤任君波詢及俞君方法。據云。有根初之膽識則可。無根初之膽識。則動輒得咎矣。有根初之盛名則可。無根初之盛名。則所如輒阻矣。旨哉言乎。雖然。俞氏經驗多。閱歷深。確有見地。豈容藐視。爰為之隨選隨錄。隨錄隨按。務使俞氏一生辨證用藥之卓識雄心。昭昭若發(fā)蒙。而余心始慊。若聽其塵封蠹蝕。湮沒不傳。他年舊雨重逢。能毋誚讓我乎。余之私意。蓋欲以良朋實驗之專書。為吾紹留一傳派。亦醫(yī)林之風土記也。夫豈好博一表彰同道之虛名哉。毋亦以經驗學派。有不可盡廢者歟。是為序。

    乾隆四十一年乙未三月望何秀山識于安昌鎮(zhèn)之碧山書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