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趙紹琴臨證驗案精選》 前列腺炎

    李某,男,42歲

    1992年4月2曰初診

    患前列腺炎已10余年,近半年來陽事不舉,尿中白濁?,F(xiàn)體質(zhì)肥胖,大便不暢,心煩失眠,夜寐夢多,舌紅苔白厚膩,脈弦槽數(shù)。證屬濕熱蘊郁,氣機阻滯,升降失常。治以清化濕熱,疏調(diào)氣機,升清降濁。

    方藥;蟬衣、片姜黃、柴胡、黃芩、川楝子、荊芥、防風(fēng)各6克,僵蠶、大腹皮、檳榔各10克,大黃1克。囑其忌煙酒辛辣肥甘厚膩,加強體育鍛煉。

    服藥7劑后,陽萎好轉(zhuǎn),仍心煩夢多。

    原方去荊芥加鉤藤、川草解各10克,枳殼、竹茹各6克,服藥2周,陽事復(fù)常,余癥皆除。

    【按】:形肥者多濕,參以苔白厚膩,知其濕盛無疑;心煩夢多,舌紅脈數(shù),知其熱盛。濕熱兩盛互阻不化,氣機不暢,經(jīng)脈瘀阻,發(fā)為陽萎。故用升降散調(diào)氣機復(fù)升降,柴胡、黃芩、川辣子泄肝熱,荊芥、防風(fēng)宣揚陽氣而解肝郁,大腹皮、檳榔疏利三焦。如此則濕熱去而陽萎愈矣。若一見陽萎,便謂命門火衰,而投溫樸,不惟陽萎不能愈,恐癰腫淋秘便毒之證亦不為遠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