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男子婦人風虛濕冷,邪氣入臟,狂言妄語,精神錯亂。其肝風發(fā)則面青,心悶亂,吐逆嘔沫,脅滿頭眩重,耳不聞人聲,偏枯筋急,曲 而臥。其心風發(fā)則面赤,翕然而熱,悲傷嗔怒,張目呼喚。其脾風發(fā)則面黃,身體不仁,不能行步,飲食失味,夢寐倒錯,與亡人相隨。其肺風發(fā)則面白,咳逆唾膿血,上氣奄然而極。其腎風發(fā)則面黑,手足不遂,腰痛難以俯仰,痹冷骨疼,諸有此候,令人心驚,志意不定,恍惚多忘。服此安心定志,聰耳明目。通臟腑、諸風疾悉主之。
白蘚皮 白術 芍藥 桂心 川芎 當歸 杏仁 防風 甘草(各二兩) 獨活 麻黃茯苓(各三兩) 生姜(四兩)
上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每服一升,覆取微汗,可服三劑。
(公元 605 ~ 617 年)隋.楊上善編注。
原三十卷。已殘缺,現(xiàn)存國內(nèi)本為二十三卷。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一種早期傳本的注本。
關于本書的成書年代,有人根據(jù)卷首原題楊上善的頭銜系唐代官職,以及書中個別字避唐諱,因疑楊為唐人,為唐代著作。但此說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男子婦人風虛濕冷,邪氣入臟,狂言妄語,精神錯亂。其肝風發(fā)則面青,心悶亂,吐逆嘔沫,脅滿頭眩重,耳不聞人聲,偏枯筋急,曲 而臥。其心風發(fā)則面赤,翕然而熱,悲傷嗔怒,張目呼喚。其脾風發(fā)則面黃,身體不仁,不能行步,飲食失味,夢寐倒錯,與亡人相隨。其肺風發(fā)則面白,咳逆唾膿血,上氣奄然而極。其腎風發(fā)則面黑,手足不遂,腰痛難以俯仰,痹冷骨疼,諸有此候,令人心驚,志意不定,恍惚多忘。服此安心定志,聰耳明目。通臟腑、諸風疾悉主之。
白蘚皮 白術 芍藥 桂心 川芎 當歸 杏仁 防風 甘草(各二兩) 獨活 麻黃茯苓(各三兩) 生姜(四兩)
上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每服一升,覆取微汗,可服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