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診宗三昧》 問人迎氣口脈

    作者: 張璐

    門人問曰.人迎主表.氣口主里.東垣內(nèi)外傷辨.言之詳矣.而盛啟東又以新病之死生.系乎右手之關(guān)脈.宿病之死生.主乎左手之關(guān)尺.斯意某所未達.愿聞其義云何.

    答云.病有新久.證有逆順.新病谷氣猶存.胃脈自應(yīng)和緩.即或因邪鼓大.因虛減小.然須至數(shù)分明.按之有力.不至濁亂.再參語言清爽.飲食知味.胃氣無傷.雖劇可治.如脈至濁亂.至數(shù)不明.神昏語錯.病氣不安.此為神識無主.茍非大邪瞑眩.豈宜見此.經(jīng)云.脈浮而滑.謂之新?。}小以澀.謂之久?。市虏《粫r形脫者死.不語者亦死.口開眼合.手撒喘汗遺尿者.俱不可治.新病雖各部脈脫.中部獨存者.是為胃氣.治之必愈.久病而左手關(guān)尺軟弱.按之有神.可卜精血之未艾.他部雖危.治之可生.若尺中弦緊急數(shù).按之搏指.或細小脫絕者.法在不治.蓋緣病久胃氣向衰.又當(dāng)求其尺脈.為先天之根氣也.啟東又云.診得浮脈.要尺內(nèi)有力.為先天腎水可恃.發(fā)表無虞.診得沉脈.要右關(guān)有力.為后天脾胃可憑.攻下無虞.此與前說互相發(fā)明.言雖異而理不殊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
  •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作者:
    錢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