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辨證錄》 惡疽門(一則)

    作者: 陳士鐸

    人有四肢之間,或頭面之上,忽然生疽,頭黑皮紫,疼痛異常,此陽癥之毒也,治不得法,亦能殺人。蓋陽癥之毒,其勢甚驟,不亟用散毒之藥,則養(yǎng)成大橫,蔓延難收,小毒變成大毒。然而疽與癰實有不同∶癰潰于內(nèi),疽腫于外也;潰于內(nèi)難于外治,腫于外易于內(nèi)消。雖癰疽之毒盡由內(nèi)而外發(fā),無不可治內(nèi)而外愈,而疽病尤宜內(nèi)治也。方用消疽散∶

    生地(三錢) 連翹(三錢) 忍冬藤(一兩) 白芷(三錢) 夏枯草(一兩) 地榆(三錢)

    天花粉(三錢) 生甘草(二錢) 當歸(一兩) 水煎服。未潰二劑則消,已潰四劑全愈。

    此方通治惡疽之方。凡生疽者,以此方投之,無不神效。蓋補血散毒,則血活而毒難留,涼血清火,則血寒而火易散。疽多陽癥,所以治無不宜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