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證治準繩·類方》 身體痛

    作者: 王肯堂

    甘草附子湯(見傷寒身痛。)

    當歸拈痛湯(東垣) 治濕熱為病,肢節(jié)煩疼,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痛,流注手足,腫痛不可忍。

    羌活 甘草(炙) 黃芩(酒炒) 茵陳(酒炒。各半兩) 人參 苦參(酒洗) 升麻 葛根 蒼術(shù)當歸身(各二錢) 白術(shù)(一錢半) 澤瀉 豬苓 防風 知母(酒洗。各三錢)

    水煎,不拘時服。

    補中益氣湯(見勞倦。)

    麻黃復煎湯(東垣) 治陰室中汗出懶語,四肢困倦乏力,走注疼痛,乃下焦伏火不得伸,浮而躁熱汗出,一身疼痛,蓋風濕相搏也。以麻黃發(fā)汗,漸漸發(fā)之,在經(jīng)者亦宜發(fā)汗,況值季春之月,脈緩而遲,尤宜發(fā)之,令風濕去而陽氣升,困倦乃退,血氣俱得生旺也。

    麻黃(去節(jié),用水五盞,先煎令沸去沫,渣再煎至三盞,方入下藥) 黃 (各二錢) 白術(shù) 人參柴胡根 防風 生地黃(各五分) 甘草(三分) 羌活 黃柏(各一錢) 杏仁(三個去皮尖)

    上入麻黃湯內(nèi),煎至一盞,臨臥服,勿飽服。

    四物蒼術(shù)各半湯即四物湯與蒼術(shù)各半兩,煎服下活血丹。

    活血丹(《元戎》)

    熟地黃(三兩) 當歸 白術(shù) 白芍藥 續(xù)斷 人參(各一兩)

    末之,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