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證治準繩·雜病》 中食

    作者: 王肯堂

    中食之證,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舉,狀似中風。皆因飲食過傷醉飽之后,或感風寒,或著氣惱,以致填塞胸中,胃氣有所不行,陰陽痞隔,升降不通,此內(nèi)傷之至重者。人多不識,若誤作中風、中氣,而以祛風行氣之藥,重傷胃氣,其死可立而待。不若先煎姜鹽湯探吐其食。仍視其風寒尚在者,以藿香正氣散解之。氣滯不行者,以八味順氣散調(diào)之。吐后別無他證,只用平胃散加白術、茯苓、半夏、曲 之類調(diào)理。如遇此卒暴之病,必須審問明白,或方食醉飽,或飲食過傷,但覺胸膈痞悶,痰涎壅塞,氣口脈緊盛者,且作食滯冶之。戴云∶人之飲食下咽而入肝,由肝而入脾,由脾而入胃,因食所傷,肝氣不理,故痰涎壅塞,若中風然,亦有半身不遂者,肝主筋故也,治以風藥則誤矣。按復庵名醫(yī)也,飲食下咽而先入肝,于理難通,其必有謂矣。姑存之以俟問。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龐安石
  • 作者:
    鄭壽全,字欽安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吳坤安
  • 作者:
    嚴則庵纂輯、裘慶元輯
  •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作者:
  •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