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葛氏方,取少蜜含之,即立下。
又方,取老牛涎沫如棗核大,置水中,飲之。終身不復(fù)患噎也。
附方《外臺秘要》,治噎。
羚羊角屑一物,多少自在,末之。飲服方寸匕,亦可以角摩噎上,良。
《食醫(yī)心鏡》,治卒食噎。
以陳皮一兩,湯浸去穣,焙為末。以水一大盞,煎取半盞,熱服。
《圣惠方》,治膈氣,咽喉噎塞,飲食不下。
用碓觜上細(xì)糠,蜜丸彈子大,非時,含一丸,咽津。
《廣五行記》云,永徽中,絳州僧,病噎不下食。告弟子,吾死之后,便可開吾胸喉。
視有何物,言終而卒,弟子依言。而開視胸中,得一物。形似魚,而有兩頭遍身是肉鱗,弟子置器中跳躍不止。戲以諸味。皆隨化盡,時夏中藍(lán)多作淀,有一僧以淀置器中。此蟲遂繞器中走,須臾化為水。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F(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hù),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shù)等方面有獨(dú)到之處。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葛氏方,取少蜜含之,即立下。
又方,取老牛涎沫如棗核大,置水中,飲之。終身不復(fù)患噎也。
附方《外臺秘要》,治噎。
羚羊角屑一物,多少自在,末之。飲服方寸匕,亦可以角摩噎上,良。
《食醫(yī)心鏡》,治卒食噎。
以陳皮一兩,湯浸去穣,焙為末。以水一大盞,煎取半盞,熱服。
《圣惠方》,治膈氣,咽喉噎塞,飲食不下。
用碓觜上細(xì)糠,蜜丸彈子大,非時,含一丸,咽津。
《廣五行記》云,永徽中,絳州僧,病噎不下食。告弟子,吾死之后,便可開吾胸喉。
視有何物,言終而卒,弟子依言。而開視胸中,得一物。形似魚,而有兩頭遍身是肉鱗,弟子置器中跳躍不止。戲以諸味。皆隨化盡,時夏中藍(lán)多作淀,有一僧以淀置器中。此蟲遂繞器中走,須臾化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