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女科寶鑒》是以中醫(yī)方法論述女性生殖器相關疾病的探索性新書,書中詳細介紹了七十多種常見女性生殖器相關病證,其中包括女科雜病、性病、月經(jīng)病和中醫(yī)藥避孕、中醫(yī)藥抗早孕等。各病證以病機要點為中樞,展開對理、證、法、方、藥的論述,同時,引進中醫(yī)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臨床指導性和收藏價值。
縱覽全書,具有形式新穎、內(nèi)容豐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點。全書共約25萬字。
讀者對象:中西醫(yī)臨床工作者、醫(yī)學院校師生及廣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妊娠傷寒,專以清熱安胎為主?;蚝够蛳?,各隨臟腑表里,所見脈證主治,勿犯胎氣。故邪在表,治當汗之,宜香蘇散。邪在半表半里,治當和解,宜黃龍湯。邪在里,治當下之,宜三黃解毒湯。
香蘇散(治妊娠傷寒,勿論日數(shù),但覺惡寒,頭痛,此方主之)
香附 紫蘇(各二錢) 陳皮(一錢) 甘草(五錢) 生姜(三片) 蔥白(五莖)
水煎服。如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如得肝脈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三部脈浮而弦,惡寒里和(謂二便自調(diào)也),加羌活、防風各一錢(謂肝生風是膽受病也)。如得心脈外證,面赤口干,善笑,其三部脈浮而洪,惡寒里和,加黃芩、石膏各一錢(謂心主熱是小腸受病也)。如得脾脈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其脈尺寸浮而緩,惡寒里和,加白術、防己各一錢五分(謂脾主陽明胃受病也)。如得肺脈外證,面白,善嚏、善悲,不樂欲哭,其脈尺寸浮而澀,惡寒里和,加黃 、防風各一錢(謂肺主燥、是大腸受病也)。如得腎脈外證,面黑、善恐,其脈尺寸浮而濡,惡寒里和,加制附子一錢(蓋腎主寒、是膀胱受病也。按∶附子犯胎禁、須斟酌用之)。
黃龍湯(治妊娠傷寒,得之三五日后,外發(fā)熱、惡寒,內(nèi)煩渴引飲,小便赤澀,治宜和解)
柴胡(二錢) 黃芩(一錢五分) 人參 甘草(各一錢) 生姜(三片) 大棗(二枚)
水煎服。如寒熱往來,無汗口干,加葛根二錢(去棗、加蔥白三莖)。頭痛不止,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去棗、加蔥白三莖)。發(fā)熱有汗、口渴,加白術、花粉各一錢五分。
脈浮大有力,大熱大渴,本方去姜、棗和人參白虎湯(即人參二錢,石膏五錢,知母二錢,生甘草一錢,粳米一撮,水煎,溫服)。心煩不臥,加茯苓、麥冬各一錢。嘔吐加茯苓半夏(姜制,炒黃、去棗)各一錢。胸悶、脹滿,加川芎(炒黑)、枳殼(麩炒)、香附(童便制)各一錢。大便秘結(jié)加大黃(五分,利則止,不利,加至一錢,以利為度)。
三黃解毒湯(治妊娠傷寒,五六日后發(fā)熱,煩渴,小便赤,大便秘,六脈沉實,宜下之)
大黃 黃連 黃柏 黃芩 山梔仁(炒黑,各等分)
更隨五臟脈證加減。如得沉弦有力之肝脈內(nèi)證,煩滿消渴,倍山梔仁加當歸一錢五分,甘草五分。得沉數(shù)有力之心脈內(nèi)證,煩躁悶熱,倍黃連加麥冬(去心)一錢。得沉緩有力之脾脈內(nèi)證,腹痛脹滿,譫言妄語,倍大黃加枳實(去穣、麩炒)、濃樸(姜制)各一錢。得沉滑有力之肺脈內(nèi)證,喘咳胸滿,多涕,倍黃芩加桔梗五分,葶藶子一錢。得沉實有力之腎脈內(nèi)證,下重足腫,寒而厥冷,倍黃柏加熟地黃一錢、干姜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