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妊娠下痢,名曰子痢。若初起腹痛,里急后重,元氣尚實者攻之,宜香連化滯丸。痢久元虛,日夜無度者補之,宜胃風湯。熱下迫痛里急者解之,宜當歸芍藥湯。若痢下膿血,宜白術湯?;蛄∠曼S水,此脾氣下陷,治宜升補中氣?;蛏媲帱S,此木來克土,治宜平肝補脾?;螯S而兼黑,此水來侮土,必當溫補脾胃。若黃而兼赤,治當補母益子,宜補中益氣湯(方見前子氣條中)。凡子痢通治,宜芩連紅曲湯。若久痢腹痛、小便澀,宜當歸黃 湯。
香連化滯丸
川黃連 條芩 白芍(各一錢二分) 濃樸(姜汁炒) 枳殼(麩炒) 青皮 陳皮 當歸身(各八分)山楂肉(一錢) 生甘草 南木香(各五分)
水二鐘,煎一鐘,空心服。(一方有檳榔、無楂肉)
胃風湯
人參 茯苓 當歸 川芎 白術(蜜炙) 白芍(各一錢) 肉桂(四分)
水煎服。
當歸芍藥湯
白芍 白術(蜜炙,各一錢) 當歸 茯苓 澤瀉 條芩(各一錢) 木香 檳榔 黃連 甘草(各七分)
水煎服。如白痢腹痛,去芩連加干姜七分。
白術湯
白術(蜜炙) 當歸 黃芩(各三錢)
水煎,食前服。
芩連紅曲湯
黃芩 黃連(姜汁炒) 白芍 甘草(炙) 橘紅 紅曲 枳殼(麩炒) 建連(去皮心,各一錢)升麻(炙,二分)
當歸黃 湯
當歸(酒炒) 黃 (蜜炙,各一兩) 糯米(一合)
水二鐘,煎一鐘,溫服。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勛臣)著。二卷。作者從訪驗尸體后所見,提出對于臟腑解剖的己見。并載自定義方劑、及附方論。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妊娠下痢,名曰子痢。若初起腹痛,里急后重,元氣尚實者攻之,宜香連化滯丸。痢久元虛,日夜無度者補之,宜胃風湯。熱下迫痛里急者解之,宜當歸芍藥湯。若痢下膿血,宜白術湯?;蛄∠曼S水,此脾氣下陷,治宜升補中氣?;蛏媲帱S,此木來克土,治宜平肝補脾?;螯S而兼黑,此水來侮土,必當溫補脾胃。若黃而兼赤,治當補母益子,宜補中益氣湯(方見前子氣條中)。凡子痢通治,宜芩連紅曲湯。若久痢腹痛、小便澀,宜當歸黃 湯。
香連化滯丸
川黃連 條芩 白芍(各一錢二分) 濃樸(姜汁炒) 枳殼(麩炒) 青皮 陳皮 當歸身(各八分)山楂肉(一錢) 生甘草 南木香(各五分)
水二鐘,煎一鐘,空心服。(一方有檳榔、無楂肉)
胃風湯
人參 茯苓 當歸 川芎 白術(蜜炙) 白芍(各一錢) 肉桂(四分)
水煎服。
當歸芍藥湯
白芍 白術(蜜炙,各一錢) 當歸 茯苓 澤瀉 條芩(各一錢) 木香 檳榔 黃連 甘草(各七分)
水煎服。如白痢腹痛,去芩連加干姜七分。
白術湯
白術(蜜炙) 當歸 黃芩(各三錢)
水煎,食前服。
芩連紅曲湯
黃芩 黃連(姜汁炒) 白芍 甘草(炙) 橘紅 紅曲 枳殼(麩炒) 建連(去皮心,各一錢)升麻(炙,二分)
水煎服。
當歸黃 湯
當歸(酒炒) 黃 (蜜炙,各一兩) 糯米(一合)
水二鐘,煎一鐘,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