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酒疸之癥】身目俱黃,心熱足熱,懊 時時欲吐,小便赤,腹?jié)M,鼻燥,胸中熱痛,下之,久久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狀,大便黑,皮膚不仁,此皆酒疸之癥。
【酒疸之因】其人以酒為事,或饑時浩飲,大醉當風、入水,兼以膏粱積熱,互相蒸釀,則酒疸之癥成矣。
【酒疸之脈】其脈浮弱,或見洪大,或見浮數(shù),或見沉數(shù)。
【酒疸之治】心中熱,欲嘔者,吐之?;驘o熱,神清腹?jié)M,欲吐,先吐之。脈沉者,酒疸,心懊 ,或熱痛,《金匱》梔子大黃湯。今推展身發(fā)熱口渴者,葛根湯治之。作嘔,合平胃散。小便澀,加減五苓散。
《金匱》梔子大黃湯治酒疸,心中懊 ,發(fā)熱。
梔子 大黃 枳實 豆豉
推展干葛湯
干葛 山梔 豆豉 枳實 甘草
平胃散見前。
加減五苓散
豬苓 澤瀉 白茯苓 白術 茵陳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廷賢(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酒疸之癥】身目俱黃,心熱足熱,懊 時時欲吐,小便赤,腹?jié)M,鼻燥,胸中熱痛,下之,久久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狀,大便黑,皮膚不仁,此皆酒疸之癥。
【酒疸之因】其人以酒為事,或饑時浩飲,大醉當風、入水,兼以膏粱積熱,互相蒸釀,則酒疸之癥成矣。
【酒疸之脈】其脈浮弱,或見洪大,或見浮數(shù),或見沉數(shù)。
【酒疸之治】心中熱,欲嘔者,吐之?;驘o熱,神清腹?jié)M,欲吐,先吐之。脈沉者,酒疸,心懊 ,或熱痛,《金匱》梔子大黃湯。今推展身發(fā)熱口渴者,葛根湯治之。作嘔,合平胃散。小便澀,加減五苓散。
《金匱》梔子大黃湯治酒疸,心中懊 ,發(fā)熱。
梔子 大黃 枳實 豆豉
推展干葛湯
干葛 山梔 豆豉 枳實 甘草
平胃散見前。
加減五苓散
豬苓 澤瀉 白茯苓 白術 茵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