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癥因脈治》 濕痰

    【濕痰之癥】身或熱或不熱,體重足酸,嘔而不渴,胸膈滿,時吐痰,身體軟倦,此

    【濕痰之因】中氣不足,胃陽不能消化,脾陽不能施布,則水谷停留,為痰為飲,而濕

    【濕痰之脈】多見沉滑?;瑢嶎B痰,滑軟虛滯,滑而不數(shù),脾濕成痰,滑而帶數(shù),濕熱

    【濕痰之治】燥濕則痰自化,理脾則痰營運,二陳平胃散,或二陳羌防湯。濕郁成熱,梔連二陳湯。虛人六君子湯。帶熱,加梔、連。帶寒,加姜、桂。

    二陳平胃散見前食積咳嗽。

    梔連二陳湯即二陳湯加梔、連。

    二陳羌防湯

    半夏 白茯苓 廣皮甘草 羌活 防風(fēng)

    六君子湯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陳皮 半夏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