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中風之癥】平居無故,倏爾仆倒,隨即蘇醒;一年半載,又復舉發(fā);三四發(fā)作,其病漸重;或犯半身不遂,口眼 斜,甚則痰涎壅閉,便溺不通;至手撒口開,遺尿不語,乃為不治。此內傷中風之癥也。
【中風之因】或本元素弱,勞役過度,五志厥陽之火,煎熬真陰,陰虛則熱,熱則風生,風火相搏,痰涎自聚,不由外邪,其病自發(fā);或膏粱積久,濕熱之氣,上熏成痰,迷其心竅,亦能倒仆,而成內傷之癥。
【中風之脈】空大氣虛,微細血弱,沉數(shù)沉實,膏粱積熱。
【中風之治】初起脈細神清,宜活血安神,加減茯神湯。古人云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此指內傷中風虛者而言也。若脈數(shù)沉實,昏冒不省,先宜清火為急,安神丸;痰涎壅盛,當化痰理氣,滌痰湯;膏粱積熱者,清胃湯;俟諸癥平安,然后養(yǎng)血安神。氣虛者,四君子湯;血虛者,四物湯;氣血皆虛,加味歸脾湯。
加減茯神湯
白茯神 當歸 遠志 麥冬 知母 羚羊角 犀角
心火旺,加黃連;肺火旺,加山梔;肝火旺,加丹皮、山梔;尺脈數(shù),加黃柏;元氣虛
安神丸治痰迷心竅。
麥冬 白茯神 山藥 辰砂 甘草 馬牙硝 寒水石
痰多,加膽星,甚則加牛黃;心火,加黃連;肺火,加黃芩;肝火,加山梔;腎火,加黃柏;虛人,加人參。
滌痰湯治痰涎壅盛。
南星 半夏 枳實 石菖蒲 竹茹 橘紅 甘草 白茯神
痰不化,加竹瀝、生姜;熱甚,加黃連;胸滿悶,加枳殼;大便閉結,加大黃;虛人,
清胃湯治胃中濕熱。
川黃連 升麻 山梔 甘草
四君子湯治氣虛不足。
人參 白術 白茯苓 炙甘草
血虛合四物,恐凝滯不用四物,竟加當歸一味。
四物湯治血虛。
當歸 白芍藥 川芎 懷熟地
氣虛,合四君子;恐燥,加黃 ,即合當歸補血湯。
歸脾湯諸癥平安,此方調理。
白術 白茯神 遠志 棗仁 當歸 黃 廣皮 白芍藥 甘草 丹皮 山梔 人參
《家秘》加升麻、柴胡,即合補中益氣湯,以升舉中氣。
六淫之邪,皆能中人,非止得風邪也。故《準繩》書立卒中七條。以感而輕者名傷;感而重者名中;若忽然中倒,遍身發(fā)熱,世名中風。方書充棟。惟河間立四時加減續(xù)命湯諸方,以治中風。外有六經表癥,開示化方用藥之妙悟,立愈風湯、通圣散,以和解有表有里之癥;又立三化湯,以治內有便溺阻格,土太過之里實癥;又立十全大補等,以治土不及之虛中,則散邪、和解、清里、補虛,四法全備。東垣復發(fā)卒中昏倒,偏廢手足舌強語塞之類中風,而立理氣開郁,疏通經絡,以治氣中。丹溪又補痰涎壅閉,痰火攻沖,而立竹瀝、姜汁、半夏、南星等,豁痰散結,以治痰中。此皆發(fā)明卒中之癥,不獨外中于風,有因氣郁痰迷,內傷壅閉致病者;家秘于是分外感內傷,各立一條;又發(fā)內傷卒中氣郁痰迷,手足偏廢,多因膏粱積熱,酒濕成癱所致。既詳各條治法,又立總論于卷首,大凡著書垂后,每癥之下,必要詳明經系何經,病因何氣。使后學有實據(jù)可憑,臨癥庶不數(shù)數(shù)更方,朝攻暮補,貪圖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中風之癥】平居無故,倏爾仆倒,隨即蘇醒;一年半載,又復舉發(fā);三四發(fā)作,其病漸重;或犯半身不遂,口眼 斜,甚則痰涎壅閉,便溺不通;至手撒口開,遺尿不語,乃為不治。此內傷中風之癥也。
【中風之因】或本元素弱,勞役過度,五志厥陽之火,煎熬真陰,陰虛則熱,熱則風生,風火相搏,痰涎自聚,不由外邪,其病自發(fā);或膏粱積久,濕熱之氣,上熏成痰,迷其心竅,亦能倒仆,而成內傷之癥。
【中風之脈】空大氣虛,微細血弱,沉數(shù)沉實,膏粱積熱。
【中風之治】初起脈細神清,宜活血安神,加減茯神湯。古人云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此指內傷中風虛者而言也。若脈數(shù)沉實,昏冒不省,先宜清火為急,安神丸;痰涎壅盛,當化痰理氣,滌痰湯;膏粱積熱者,清胃湯;俟諸癥平安,然后養(yǎng)血安神。氣虛者,四君子湯;血虛者,四物湯;氣血皆虛,加味歸脾湯。
加減茯神湯
白茯神 當歸 遠志 麥冬 知母 羚羊角 犀角
心火旺,加黃連;肺火旺,加山梔;肝火旺,加丹皮、山梔;尺脈數(shù),加黃柏;元氣虛
安神丸治痰迷心竅。
麥冬 白茯神 山藥 辰砂 甘草 馬牙硝 寒水石
痰多,加膽星,甚則加牛黃;心火,加黃連;肺火,加黃芩;肝火,加山梔;腎火,加黃柏;虛人,加人參。
滌痰湯治痰涎壅盛。
南星 半夏 枳實 石菖蒲 竹茹 橘紅 甘草 白茯神
痰不化,加竹瀝、生姜;熱甚,加黃連;胸滿悶,加枳殼;大便閉結,加大黃;虛人,
清胃湯治胃中濕熱。
川黃連 升麻 山梔 甘草
四君子湯治氣虛不足。
人參 白術 白茯苓 炙甘草
血虛合四物,恐凝滯不用四物,竟加當歸一味。
四物湯治血虛。
當歸 白芍藥 川芎 懷熟地
氣虛,合四君子;恐燥,加黃 ,即合當歸補血湯。
歸脾湯諸癥平安,此方調理。
白術 白茯神 遠志 棗仁 當歸 黃 廣皮 白芍藥 甘草 丹皮 山梔 人參
《家秘》加升麻、柴胡,即合補中益氣湯,以升舉中氣。
六淫之邪,皆能中人,非止得風邪也。故《準繩》書立卒中七條。以感而輕者名傷;感而重者名中;若忽然中倒,遍身發(fā)熱,世名中風。方書充棟。惟河間立四時加減續(xù)命湯諸方,以治中風。外有六經表癥,開示化方用藥之妙悟,立愈風湯、通圣散,以和解有表有里之癥;又立三化湯,以治內有便溺阻格,土太過之里實癥;又立十全大補等,以治土不及之虛中,則散邪、和解、清里、補虛,四法全備。東垣復發(fā)卒中昏倒,偏廢手足舌強語塞之類中風,而立理氣開郁,疏通經絡,以治氣中。丹溪又補痰涎壅閉,痰火攻沖,而立竹瀝、姜汁、半夏、南星等,豁痰散結,以治痰中。此皆發(fā)明卒中之癥,不獨外中于風,有因氣郁痰迷,內傷壅閉致病者;家秘于是分外感內傷,各立一條;又發(fā)內傷卒中氣郁痰迷,手足偏廢,多因膏粱積熱,酒濕成癱所致。既詳各條治法,又立總論于卷首,大凡著書垂后,每癥之下,必要詳明經系何經,病因何氣。使后學有實據(jù)可憑,臨癥庶不數(shù)數(shù)更方,朝攻暮補,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