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子午流注說難》 二、前谷(滎穴)

    作者: 吳棹仙

    部位在小指外側本節(jié)之前陷中.

    證治熱病汗不出. 瘧.癲疾.耳鳴頷腫喉痹.咳嗽衄血.頸項痛.鼻塞不利.目中白翳.臂不得舉.

    針灸針入一分.可灸一壯.

    按∶前谷滎水穴.乃手太陽脈之所溜.在小指本節(jié)前.故稱前谷.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周揚俊
  • 《溫熱經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熱病著作,以《內經》,張仲景等之說為經,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容豐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寶詒
  •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鈞
  •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