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檳榔(二錢) 濃樸(一錢)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錢) 芍藥(一錢) 黃芩(一錢) 甘草(五分)
上用水二盅,煎八分,午后溫服。
吳又可曰∶檳榔能消能磨,除伏邪,為疏利之藥,又除嶺南瘴氣。濃樸破戾氣所結,草果辛烈氣雄,除伏邪蟠踞。
三味協(xié)力直達其巢穴,使邪氣潰散,速離募原,是以名為達原飲也。熱傷津液,加知母以滋陰,熱傷營血,加芍藥以和血,黃芩清燥熱之余,甘草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乃調和之品,如渴與水,非拔病之藥也。凡疫邪游溢諸經當隨經引用,以助升泄。如脅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此邪熱溢于少陽經也,本方加柴胡一錢,如腰背項痛,此邪熱溢于太陽經也,本方加羌活一錢。如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熱溢于陽明經也,本方加葛根一錢。但證有遲速輕重不等,藥有多寡緩急之分,務在臨時斟酌,所定分兩,大略而已,不可執(zhí)滯。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時的配方手冊。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檳榔(二錢) 濃樸(一錢)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錢) 芍藥(一錢) 黃芩(一錢) 甘草(五分)
上用水二盅,煎八分,午后溫服。
吳又可曰∶檳榔能消能磨,除伏邪,為疏利之藥,又除嶺南瘴氣。濃樸破戾氣所結,草果辛烈氣雄,除伏邪蟠踞。
三味協(xié)力直達其巢穴,使邪氣潰散,速離募原,是以名為達原飲也。熱傷津液,加知母以滋陰,熱傷營血,加芍藥以和血,黃芩清燥熱之余,甘草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乃調和之品,如渴與水,非拔病之藥也。凡疫邪游溢諸經當隨經引用,以助升泄。如脅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此邪熱溢于少陽經也,本方加柴胡一錢,如腰背項痛,此邪熱溢于太陽經也,本方加羌活一錢。如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熱溢于陽明經也,本方加葛根一錢。但證有遲速輕重不等,藥有多寡緩急之分,務在臨時斟酌,所定分兩,大略而已,不可執(zhí)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