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此瘤多發(fā)于外周腦神經、交感神經及其分枝的神經鞘細胞組織,是一種生長緩慢的良性腫瘤,亦常見于咽后壁及側壁,30~50歲成人多見。
【診斷】
1.癥狀根據(jù)腫瘤部位和大小而不同,可有咽部不適,吞咽障礙,鼻阻,發(fā)音不清癥狀;腫瘤侵及咽鼓管口有耳部癥狀;若壓迫氣道引起呼吸困難。當腫瘤壓迫神經或原發(fā)于某神經時,則出現(xiàn)腦神經損害癥狀,常有Ⅴ、Ⅸ、Ⅹ、Ⅺ、Ⅻ腦神經或交感神經受壓之麻痹表現(xiàn)。
2.腫瘤部位的咽壁隆起,常表面粘膜正常,咽側腫瘤顯示咽側壁隆起外,腫瘤較大可在下頜區(qū)頸部捫及腫塊,時有頸部大血管移位,在咽部或軟腭處可見搏動。
3.腫瘤不作活檢,可穿刺作細胞學檢查,以排除囊腫、血管瘤或惡性腫瘤。
4.X線片、CT掃描均有助于腫瘤大小和侵及范圍的確定,亦可血管造影了解腫瘤與大血管間關系。
【治療】
1.小腫瘤經口途徑,于腫瘤突出處縱形切口,沿包膜外剝離取出。
2.大腫瘤以頸側途徑切除,此途徑視野好,可避免神經和血管損傷。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此瘤多發(fā)于外周腦神經、交感神經及其分枝的神經鞘細胞組織,是一種生長緩慢的良性腫瘤,亦常見于咽后壁及側壁,30~50歲成人多見。
【診斷】
1.癥狀根據(jù)腫瘤部位和大小而不同,可有咽部不適,吞咽障礙,鼻阻,發(fā)音不清癥狀;腫瘤侵及咽鼓管口有耳部癥狀;若壓迫氣道引起呼吸困難。當腫瘤壓迫神經或原發(fā)于某神經時,則出現(xiàn)腦神經損害癥狀,常有Ⅴ、Ⅸ、Ⅹ、Ⅺ、Ⅻ腦神經或交感神經受壓之麻痹表現(xiàn)。
2.腫瘤部位的咽壁隆起,常表面粘膜正常,咽側腫瘤顯示咽側壁隆起外,腫瘤較大可在下頜區(qū)頸部捫及腫塊,時有頸部大血管移位,在咽部或軟腭處可見搏動。
3.腫瘤不作活檢,可穿刺作細胞學檢查,以排除囊腫、血管瘤或惡性腫瘤。
4.X線片、CT掃描均有助于腫瘤大小和侵及范圍的確定,亦可血管造影了解腫瘤與大血管間關系。
【治療】
1.小腫瘤經口途徑,于腫瘤突出處縱形切口,沿包膜外剝離取出。
2.大腫瘤以頸側途徑切除,此途徑視野好,可避免神經和血管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