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國幽門螺桿菌研究》 4Hp的致病機理

    學者們從不同角度提出兩種不同假說。一是胃泌素相關假說,即Hp感染—胃泌素釋放增多—胃酶增多—胃十二指腸粘膜損傷。一是漏屋假說,即上皮細胞和粘液膠組成的胃粘膜屏障代表屋頂,可保護粘膜下組織不受胃酸(丙)的侵蝕,粘膜完整性的破壞使H+離子反滲(水洼形成),導致了粘膜下層損害。Hp感染產(chǎn)生很多產(chǎn)物,包括酶類如尿素酶、氧化酶,過氧化氫酸,脂酶,磷脂酶,蛋白酶等,及炎癥反應產(chǎn)物導致胃、十二指腸粘膜完整性破壞。尿素酶分解尿素成氨使局部Hp升高,為Hp產(chǎn)生的其他酶提供合適的Hp,氨還對胃粘膜有破壞作用,Hp感染的胃液內(nèi)磷脂酶A2(PLA2)活性顯著高于Hp(―)者,掃描電鏡發(fā)現(xiàn)Hp感染者胃粘膜層中磷脂結構破壞和減少,Hp感染的胃炎胃粘膜疏水性降低,PLA2可使粘液層中的磷脂酸膽堿和磷脂酰乙醇胺轉變?yōu)槿苎蚜字叭苎字R医桶贰M瑫r溶血磷脂酰膽堿可生成血小板激活因子,加劇胃粘膜損害。Hp濾液中含有蛋白酶,使粘液層中的粘蛋白多聚體解體,破壞粘液屏障。Hp可產(chǎn)生糖基硫脂結構中的硫酸酯,不但破壞了粘液層中的有機結構,也有利于Hp的定值。

    Hp的侵入導致炎癥反應,產(chǎn)生與炎癥有關的介質,如前列腺素、白三烯、血管活性胺、氧反應介質,以及單核細胞,中性細胞趨化因子,細胞毒素,白三烯B2(LTB4)是一種化學趨化因子和胃粘膜毒性因子,Hp(+)者的胃粘膜較陰性者含有更高水平的LTB4,且在急性炎癥反應的胃粘膜中LTB4水平也顯著高于無炎癥者。因此內(nèi)源性LTB4至少是Hp相關胃炎的促進因子。Hp相關胃竇炎嗜酸性粒細胞浸潤明顯增加,且其數(shù)量與慢性胃炎的炎癥程度相關,聚細胞局部分泌的IgA可刺激嗜酸細胞脫顆粒釋放陽離子蛋白質,包括大分子堿性蛋白,可損傷胃粘膜屏障。

    但不同菌株產(chǎn)物很不一致,通過質粒縱切(Plasmid-profile typing)等方法檢查證明不同的菌株毒力不同,并非所有菌株均可引起感染,粘膜改變及可能出現(xiàn)的癥狀,是否是感染的個體間有很大差異,或不同菌株導致了不同的臨床癥狀或反應尚不清楚。

    總之,Hp與NUD的關系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也許Hp感染并非NUD的唯一病原,而是引起NUD的多種因素之一。就當前臨床實際,對Hp(+)的NUD病人,除了進行嚴格的有對照的抗Hp治療研究以外,不提倡積極杭Hp治療。

更多中醫(yī)書籍